每到周末,河坝子镇安家坝村村支书万菊花都会早早地来到村委会,为村里的孩子们开放儿童之家。这时,村委会立刻热闹起来,来自村里甚至是邻村的孩子都会到这里做作业、看书、画画、打球、跳绳,开始他们愉快的周末生活。“我们村留守儿童比较多,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不太丰富,儿童之家的建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游戏、学习、娱乐的良好平台。”万菊花介绍说,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安家坝村这样的社区儿童之家30余个,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以“儿童优先”的理念,为所在社区及周边社区儿童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空间和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创建儿童之家
让社区成为儿童的快乐天地
走进安家坝村儿童之家,映入眼帘的是孩子们自己描绘的一张张色彩斑斓的儿童画,室内布置充满童真童趣:墙上贴着绽放的向日葵、梦幻的森林小屋、可爱的小白兔,窗外垂下清新的藤蔓,墙角和桌上摆放着郁郁葱葱的绿植。收纳柜中,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水彩笔、电子琴等文体用品也较为齐全,室内的一角是书柜,里面是各类儿童书籍。
“我们村是有名的渔村,鱼塘多,孩子们的安全是一个问题,儿童之家除了能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们周末、假期中的安全隐患。”万菊花告诉记者,她们村在建好儿童之家的同时,也做好了“老年之家”“妇女之家”的建设工作,“关爱老人、妇女,也是保护少年儿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白果乡胡坝村的儿童之家,还进行了功能分区。这里提供了更多的室内空间,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儿童之家分为阅览室、绘画室和早教室。“以前一两岁的孩子到儿童之家来没什么好玩的,实行功能分区后,一两岁的小孩子也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带着孩子到早教室中玩耍的村民说道。
据了解,我县社区儿童之家建设起步于2007年,最初命名为“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依托项目以社区关爱留守儿童名义建立,是留守儿童保护“青神模式”的重要组成,是全国最早在农村地区建立儿童之家的县。
近年来,县妇联、团县委、县关工委等部门依托项目建成了儿童之家31个,社区留守儿童之家6个,建成标准化示范点,儿童之家配置齐全书籍、投影、电脑、游戏活动用品等硬件设施,并按照儿童风格装修,成为闲暇时儿童聚集、游戏、阅读、锻炼、亲子交流的平台,受到家长儿童的喜爱。
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与社会环境”要求,到2020年,90%以上的村社区将建成1所为儿童及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社区服务的儿童之家。今后,我县将加快儿童之家建设,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每年计划推进5个左右儿童之家标准化建设。
优质活动服务
让社区儿童共享阳光
参加夏令营、跳拉丁舞、画国画、折纸、野炊、做游戏、社会实践……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由各个社区儿童之家精心安排、组织的。
胡坝村妇女主任宋燕群已经做了6年的儿童管理员工作,对她来说,每天对儿童之家的管理,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每逢节假日的大型活动,无疑给她增添了相当多的工作量。“刚开始不熟悉,后来通过学习和不断积累经验,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宋燕群感慨颇多,“每次的活动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需求设计活动内容。”宋燕群说,这些工作都没有报酬,也很累,“但是看到性格内向的孩子慢慢变得开朗、乐于交流,看到孩子们学会互助、学会关心,看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特别是把我当妈妈一样地依赖,我就觉得特别欣慰。”
按照规定,社区儿童之家一般周四下午、周末和节假日开放,每月开放时间不少于20小时。而我县许多儿童之家往往都是每天开放。“晚饭后,随老人、妇女到村委会来娱乐、跳广场舞的孩子很多,儿童之家也成了他们最好的去处。”万菊花说,“我们村的儿童之家也会经常吸引周边社区的孩子来此参加各类活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非常热闹。”
社区儿童之家设有专兼职儿童管理员,一般由村妇女主任兼任。目前,我县共有2名具有儿童社工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指导社区儿童之家活动开展。社区儿童之家还建立了由家长组成的护童志愿者队伍和儿童组成的社区小小志愿者队伍,以辅助活动室日常管理。同时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以及儿童档案和活动记录。
为提升儿童之家服务功能,我县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儿童管理员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实务、培育优质下一代、反家暴、儿童游戏组织、女童安全等等培训。2013年我县依托项目引进了四川光华社工服务中心,为我县提供2年的专业服务,专职开展社区儿童服务并定期培训全县儿童之家管理员。此外,每年与十余所高校互动对接,招募志愿者在暑假期间入驻社区,为儿童开展游戏陪伴、课业辅导、安全培训等暑期活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县构建的“学校+社区+家庭”的儿童保护网络已经形成,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社区提供的各种活动满足了儿童的发展需要,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社区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发展。而目前我县儿童之家总体还存在活动空间不足、社区儿童管护人才缺乏等问题,今后,我县将持续解决存在问题,使社区儿童之家的建设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