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瀼口的王联荣:投资1200万建留守儿童之家,负债400多万

 新闻资讯     |      2025-03-07 05:22:11    |      佚名

/

导语

10年间,总投资1200万元,不在繁华的县城办学,却在农村偏远的村子为留守儿童办起一所阳光教育学校,总负债410多万元。这,就是一个名叫王联荣的巴东农民圆梦留守儿童的暖心故事。

王联荣

新落成的留守儿童之家

辞职回乡创办幼儿园

王联荣23岁时从党校中专毕业,被组织任命为巴东县东瀼口阳坡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尽职尽责,开拓创新,把所在村支部建成了全县红旗党组织,带领村民把村里的小学办成了全镇最好的学校。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得到大家认可,连续9年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后成为县十四届人大代表、县首届十杰青年、州第二届十杰青年、湖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32岁起被镇政府办借调工作4年。

这段经历虽然让他分享了成功,可却与自己梦想“让农村孩子享有城市教育、让留守儿童学会自主发展”渐行渐远。

2003年,王联荣决定辞职,开启他的民办教育梦。最初,他跟随巴东县民办教育的拓荒人赵光明学习教育管理。2009年暑假,王联荣做了一项社会调查,临近两乡镇交界处的12个村3至6岁适龄儿童741人,在县城和集镇就读的123人,还有368名属于留守儿童,想上幼儿园却无园可上,这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于是,毅然决定辞职回乡,在留守儿童家门口办一所幼儿园。

说干就干。2010年9月,王联荣创办巴东江北乡亲幼儿园;2012年,他创办东瀼口阳光小学,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办在留守儿童家门口的幸福学园”。

探索三园关爱模式

留守,是个沉重的字眼。农村留守儿童,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其教育困境正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这些年来,王联荣潜心打造农村留守儿童“三园”(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关爱模式,为此,阳光小学坚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把音体美劳、生命安全课、心理健康课与统考课同等纳入教师考核。为了提供设施保障,王联荣多方求援添置体育、音乐设施和科学实验器材。学校有常态开放的图书室,班班都有图书角,坚持国学晨读,打造阳光阅读特色。全面践行“品行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素质决定未来”的阳光教育理念,守住教育教学质量生命线。

留守儿童教育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疏导。王联荣践行“天天有进步、人人有发展”的阳光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日常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倡导学生统一穿校服,学生自由组合座位,孩子们的活动由孩子们做主,让孩子们有民主意识和平等感;每次文艺汇演或亲子游戏要求参演率100%,建构阳光课堂举手提问,让每一名孩子有尊重感和获得感;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课程观念,孩子在校的24小时,衣食住行乐,吃喝拉撒睡,都是教师研究的课程。

为了使“三园”模式更适宜于广大农村,王联荣带领他的团队34人次,历时4年,行程数万公里,通过对三个乡镇567个留守儿童家庭和116名留守儿童跟踪调查,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培养、安全教育、隔代家庭教育、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策略等方面,探究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策略,撰写出51万字的课题研究成果论文集《大山的呼唤》,被列为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教育科研重点项目,荣获省级成果二等奖。目前,这项省级课题成果正在被山区农村推广,得到省教科院专家和省关工委领导的一致好评。

省级课题的实践,不仅为巴东阳光教育办好留守儿童之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而且提升了该校的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坚定了王联荣办好留守儿童亲情之家的信心与决心。

为留守儿童营建温暖的家

“你是那只不倦的蚕。你用坚守,让父老乡亲少了牵挂;你用爱意,让留守儿童有了另一个家。点点烛光,照亮山区教育希望。一声老师爸爸,是给你最温暖的回报。”2017年,巴东县举行“十大道德模范”颁奖时,组委会给荣获“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王联荣的颁奖辞,让这个七尺男儿泪流满面。

王联荣创办的阳光小学是一所低收费、平民化学校,本来收入就不高的务工家庭承担不起高额费用,每学期每位学生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综合收费不足2500元,除了支付教职工工资、孩子们食宿和办学开销外,王联荣根本就没有结余。这里不仅有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还有智残、肢残、聋哑儿童21名,高峰时期接纳了29名残障儿童,华农大学教授来这里调研后称这是巴东的第二个特校。

这些年来,他为困难儿童和贫困留守儿童减免生活费和学费30多万元,现在还有20多万元历欠学费、生活费没有收到,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外出已经不知去向了。曾经一个3岁的单亲孩子,爸爸将她托管到学校,到了过年也没有来接孩子,王联荣四处寻找依旧杳无音信,春节只好带着她走亲访友,后来得知孩子爸爸年前因为酗酒醉死在长江大桥下面。王联荣发动全体老师和亲朋好友,几经周折打听到孩子母亲的下落,半年后远在四川的妈妈才将孩子接回家。

王联荣指着正在加紧装饰的留守儿童公寓,告诉记者:“这是由杭州下城区政府对口支援300万元修建的留守儿童之家,是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新学期将投入使用。”据了解,新学期已开始,公寓内的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室、心理咨询室、假日游戏室、假日影视厅等功能一应俱全。

这些年,王联荣学校的学生累计达1073人,除了背负410多万元的负债外,收获的是县政协委员、县第三届十佳道德模范、全国第三届“希望工程烛光奖”的荣誉。

2017年,湖北省关工委主任吴华品察看阳光小学学生宿舍。

时任省教育厅长刘传铁来校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