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下去,你一定可以的!”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终点线,王丽萍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心中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励。
此时的赛场上都没有人将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没有教练陪伴,更没有人为她加油。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着冲过了终点线,迎来了属于她的荣耀。
体育竞技一直以来都格外受到人类的关注,尤其是现代社会之后,世界各国常常会举办大型的运动会。
这类赛事不仅象征着人类对于运动的热爱,也同样从侧面象征了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
因此每一位在运动场上勇夺冠军的运动员都是国家的骄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时期,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技术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体育竞技也不例外。
多年以来,无数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国争光,成为了国人心中最值得钦佩的存在。
不过有这样一名运动员,她在一种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为国家迎来了一枚金牌。
可她夺冠后现场却无人为她欢呼,甚至连本国的国旗都不见踪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运动员王丽萍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丽萍,于1976年出生于辽宁丹东的一个普通农村。
由于当地的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四周又多是连绵的群山,所以当地人的经济水平也非常有限。
王丽萍的父母也不例外,母亲是面朝黄土的农民,父亲则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
一家人的全部经济来源基本上都依靠王丽萍父亲的工资来维持。
唯一不同的是王丽萍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大环境的影响而重男轻女。
而是坚定的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因此即便日子再苦,他们也要坚持送女儿去读书。
就这样王丽萍背上书包走进了校园,然而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生活条件非常差。
尤其是像王丽萍所处的偏远山区,即便拥有读书的机会也需要翻越重重大山。
据王丽萍后来回忆,当时每天上学都要翻过两座山,否则就很难按时赶到学校。
或许正是因为日积月累的翻山跑步让王丽萍锻炼出了一定的耐力。
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参加了学校的一次运动比赛,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第一名。
也正是这次比赛让一些体校教练看出了她的天赋,认为她可以尝试着走体育这条路。
起初的时候王丽萍的父亲并不同意女儿学体育,但是王丽萍却觉得非常可行。
一方面是她本人就非常的热爱运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的体校教练开出了加入后可以免除学杂费的条件。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去发展自己的爱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父母的负担,于是王丽萍积极的劝说父亲,最终让父母同意了她的选择。
进入体校之后,教练根据王丽萍的身体情况以及她的运动习惯,为她找到了更适合的体育项目——竞走。
这项运动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而且更考验运动员的耐力。
王丽萍在听完教练的介绍后对这项运动也深感兴趣,可是当真正开始练习的时候,她才发现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加上她的起步又比较晚,所以常常落后于同行的人,面对这种情况,王丽萍没有气馁,而是咬牙坚持了下去。
也这份不服输的意志让她得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最终成功进入了省队,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了魔鬼教练王魁。
二、不一样的选择
王魁是当时最为严厉的教练,他对每一个运动员都定下了极高的标准。这不仅是为了锻炼他们更加出色。
也是因为我国的竞走起步的非常晚,想在国际比赛上夺冠非常难,因此只能日以继夜的刻苦训练,只有才能追赶上别国的脚步。
在这里,王丽萍见识到了更多优秀的运动员,也深深的明白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有多大。
所有面对教练制定的魔鬼训练,她不仅没有觉得苦,反而以更加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希望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够披上国旗,站在冠军领奖台上。
训练的过程是艰苦的,而大大小小的比赛更是对身心的极大考验。
王丽萍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不断进步,但身体也因训练和比赛的原因出现过大大小小的伤,最严重的一次甚至根本无法直立行走。
父母对此心疼不已,无数次劝说她放弃体育这条路。可王丽萍却认为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更加不能轻易放弃。
于是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后果断归队。
后来凭借着优秀的成绩,她在1997年正式加入了国家队,在这里她也拥有了竞争参加世界比赛的机会。
2000年,王丽萍在得知了悉尼奥运会举办的消息后,便积极的参加了选拔赛。
并在层层选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最终赢得了参赛资格,而与她共同入选的还有刚获得世锦赛冠军不久的刘宏宇。
三、悉尼奥运会
相比起她而言,刘宏宇的光环更加令人瞩目,因此当时的观众以及一起带队教练都将刘宏宇当做了夺冠的全部希望。
面对如此优秀的队友,王丽萍没有感到不适,反而感到非常荣幸能和这样优秀的队友一起走入赛场。
在比赛开始前,她和刘宏宇采用的都是最保险的跟随战术。
但那时的刘宏宇夺冠心切,在开始后不久就开启了加速追赶,牢牢占据了第一的位置。然而这样的行为极易出错。
在她刚刚走到8公里左右的时候,就被裁判递出了一张黄牌。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让刘宏宇的心态产生了偏差,节奏也变得越来越乱,最终在距离终点不到4公里的地方接连被罚了两张黄牌,这也让她被迫离开了比赛场地。
走下赛场的那一刻,刘宏宇忍不住趴在栏杆上崩溃痛哭。现场的观众以及教练也是瞬间失去了全部希望。
在他们看来最有希望的种子选手都已经被罚下场,场上的王丽萍至今依旧处在第五名的位置。
与前面的选手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场比赛毫无悬念是已经输了,想到这里教练心如死灰的带队离开,不愿意亲眼看见失败的结局。
队友和教练的离开并没有让王丽萍就此认命,她依旧平稳的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即便不能夺冠,她也要坚持着走完全程。
随着终点越来越近,前方原本领先她的运动员认为夺冠有望,纷纷开始急躁起来,因此在无形之中出现了好几次犯规,最终陆续被罚下场。
到了最后场上只剩下王丽萍以及一名悉尼选手,这让当时的悉尼选手认为冠军已经被她收入囊中,瞬间开心的向场上挥舞双手表示庆祝。
结果却在这个过程中意外犯规在终点前被罚下场,王丽萍也在此时率先冲过了终点线,成为了这场比赛的冠军。
四、最终的结局
遗憾的是当她通过终点的那一刻,现场没有任何人为她欢呼,甚至连国旗都没有看见。
这一刻的她既心酸又无奈,只能默默的在场上环绕了一周后带着金牌离开。
她的夺冠是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甚至不少人认为王丽萍能夺冠的最大因素是取决于运气好。
但人们却忘记了她为了进入奥运赛场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也同样忘记了竞走考验的除了运动员的耐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心态。
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即便无人喝彩,她也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年后,王丽萍因为旧伤复无法再参加大型的比赛。
于是她便选择了修养一段时间,也正是这段时间让她遇见了可以相伴一生的另一半邹蒙辉。
结婚之后的王丽萍依旧心系自己所热爱的体育赛事,于是再度回到了赛场上,并在2005年的澳门第四届东亚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
然而那时的她身体已经完全无力负荷这样高强度的运动,她也清楚的明白自己该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人。
于是正式退役转为了幕后指导,以教练的身份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时至今日,王丽萍已经完全退出了体育界,回归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但她没有沉浸在过去,而是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体育公司,并且积极学习新鲜事物。
例如常常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些运动常识,以此来帮助更多的人健康锻炼。
结语
综上来看,王丽萍的运动生涯或许留有遗憾,但她的人生却是无比精彩,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用实力赢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耀。
她用亲身经历告诉世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拥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走到最后。
而她的夺冠也从侧面告诉大众不能用表象来评判是非,每一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无论是否获得金牌,也都值得欢呼和鲜花,最后也真诚的祝愿每一位运动员都能实现理想,迎来自己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