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4日,注定会在中国举重史册留下一个鲜明印记!沙特时间当天晚上,在利雅得举行的2023年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102公斤级比赛,中国选手刘焕华勇夺挺举、总成绩2枚金牌。对中国男子举重来说,这两枚金牌尤其是总成绩金牌弥足珍贵,刘焕华的胜利,意味着中国男子举重在明年的巴黎奥运会有能力向超大级别项目金牌发起冲击,一旦成功,将书写中国举重乃至中国体育历史新篇章。
人种差异,使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男子举重的世界大赛冲金点局限于中小级别。多年来,中国举重人一直很努力,最近40年冲金点逐渐从小级别拓展到中级别,再渗透到中级别中的大级别甚至是大级别中的小级别。进入新世纪,陆永夺得北京奥运会男子85公斤级冠军(注:奥运会仅设总成绩)、田涛夺得2019年世锦赛男子96公斤级总成绩冠军,这些都是过去想都不想的事,堪称中国举重界的壮举。
不过,还是因为人种差异的限制,中国男子举重在超大级别鲜有亮点。历史上,崔文华算一个,杨哲也算一个,前者先后夺得三届世锦赛男子108公斤级金牌,其中有1枚是总成绩金牌,这个巨大突破是他在1997年世锦赛完成的。21年后的2018世锦赛,杨哲问鼎世锦赛男子109公斤级抓举赛场,成为中国男子举重历史上的第2位超大级别世界冠军。和崔文华一样,杨哲也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突破,他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勇夺男子105公斤级总成绩第4名,将崔文华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取的第5名提升了1个名次。
从奥运第5名提升到了第4名,这期间经过了长达21年的数次冲击,足见中国男子举重超大级别求发展、求突破有多艰难。鲜为人知的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男子举重超大级别选手冲击奥运入场券,和上世纪相比难度陡然上升。
2000年前,奥运会男子举重比赛设10个级别,每个代表队最多可以派10人参赛,同一级别最多可派2人参赛。那时中国男举冲金点均分布在小级别和个别中级别,以往经常在这些级别各放置2个棋子形成双保险,超大级别很难分一杯羹。
上世纪末,国际奥委会决定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起女子举重加入奥运会大家庭,不过国际奥委会并没有给每个代表队增添奥运席位,各队参赛上限是男子6人、女子4人,总数仍然是10人。这一变化,给中国大级别选手进军奥运会增添了难度,2000年至2021年期间举行的6届奥运会,仅杨哲1人是100公斤+级别选手。由于种种原因,2024年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设置级别数、参赛人数大削减,每队参加级别数、人数上限从上届的男女各4个级别、各4人,减少到各3个级别、各3人。
巴黎奥运会男子举重5个奥运级别是61、73、89、102公斤级和102公斤以上级。61、73公斤两个级别中国男举均由奥运冠军领衔,89公斤级的两只棋子李大银、田涛竞争力很强。不过,最近两个赛季除李发彬把关的61公斤级,另两个级别世锦赛成绩均不拔尖,在此背景下,刘焕华的崛起无异于给中国男子举重注入一支强心剂,明年的巴黎奥运会人选,中国男举仍然可以做选择题,这次做的是“4选3”。做选择题,意味中国男举备战奥运会会显得从容些,自信些,为在奥运赛场再创佳绩奠定坚实基础。
(王全立)